校园憧憬 梦想起航
许友团(2010级室内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校友)
值此母校三十华诞盛典,提笔写下这篇回忆录,思绪瞬间被拉回2010年那个金色的秋天。当我第一次踏入校园,未曾想到,这里将成为我职业生涯的起点,更成为我一生精神的港湾。作为2010级建筑系室内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一名学子,凝望校园里熟悉又添新意的楼宇草木,三年的校园生活,是拼搏与成长交织的岁月,是师长教诲与同窗情谊沉淀的时光,更是梦想扎根、破土而出的历程。
初入校园:从懵懂到担当
入学第一周,我们便迎来了为期两周的军事训练。军训的记忆如同被烈日烙在脑海中一般深刻。九月的阳光毫不留情,气温持续在38度左右徘徊。站军姿时,汗水顺着脊背流下,浸透了迷彩服;正步走训练让我的小腿肌肉颤抖不已。
我们的教官是一位年轻的士官,休息间隙,他会讲述自己在服役的经历——行军拉练:连续72小时负重60公斤徒步120公里,夜间急行军、 武装越野、抗饥饿训练等严酷的训练,我们教官说"训练场上的每一滴汗,都是战场上少流的一滴血。"这种精神财富,正是军旅生涯馈赠给每位战士最珍贵的勋章。这些故事让我们这群刚离开温室的大学生第一次真切理解了"责任"与"坚守"的分量。军训最后一天的汇报表演上,当我们方阵整齐划一地通过主席台,我们排还荣获了集体荣誉奖。那种集体荣誉感和初萌的爱国情怀让我热泪盈眶。这段经历教会我的不仅是稍息立正,更是一种"能吃苦、敢担当"的精神底色,这种底色在我后来的创业困境中多次支撑我度过难关。
初入校园时,我怀着对建筑艺术的憧憬,成为建筑系室内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一名新生。面对繁杂的力学公式与陌生的设计软件,CAD、3Dmax、PS等软件让我曾有过短暂的迷茫。但正是这专业独特的双翼—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—为我开启了更广阔的视野。每一次在制图室反复推敲节点构造,每一次在素描画室将抽象创意艰难具象化,都在悄然锤炼着我理解空间、驾驭材料、舒适的空间与色彩搭配美感的综合能力。
二、班级与学生会:责任中蜕变
校园三年,非常感谢我们辅导员向银环老师,始终在教诲我们责任与担当,让我汲取成长的力量。从团支书、班长,到系学生会副主席;从篮球协会裁判长到组织系内各项活动赛事,这些角色如同珍贵的磨刀石。组织班级团日活动,组织系里各项活动、协调各方时间与诉求,让我初尝统筹的滋味;担任系篮球赛裁判长,哨声响起那一刻,公平的裁决与瞬息间的判断力,是比任何课本都更直接的领导力启蒙。最难忘的是带领班级球队冲击冠军的那些日子:课后集训的汗水,战术讨论的争执,决赛终场哨响时全班忘情的拥抱与泪水……这些并肩作战的经历,让我深刻领悟了目标凝聚人心的力量,以及责任在肩时那份必须向前的担当。这段经历让我荣获“优秀班干部”“优秀团干”“优秀学生会干部”“优秀裁判员”等称号,也为我日后管理公司埋下伏笔。
三、党旗引领:信仰与行动的知行合一
也是在大学这片沃土上,2011年12月份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面对党旗宣誓时,那份庄严的承诺从此成为我人生的内在准则。它促使我在学业上追求卓越,积极进取,最终获得“学院奖学金”和“国家励志奖学金”;更在每一次服务同学、组织活动的琐碎中,默默校准着“为集体”的初心。这份信仰如同建筑中的承重结构,支撑着我在日后职业生涯中,始终把诚信、责任与社会价值置于核心位置。
四、职场征程:从实习生到创业者
带着母校赋予的专业利剑与精神铠甲,我踏入了社会这片更为广阔的工地。2013年毕业后,朱金海老师带领我们到当地一家装修公司实习。
从装饰公司实习设计师助理起步,面对实际项目中预算的限制、工艺的要求,工期的催促、业主想法的反复,设计方案的改动,我时常想起老师那句“设计不是空中楼阁”。于是,我俯身学习设计、施工工艺,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理解材料的脾性;耐心沟通不同需求,在无数次的方案修改中磨炼平衡的智慧,磨平了年轻冲动的棱角,端正平和的心态。正是校园培养的那份严谨务实,勿骄勿躁的心态,支撑我从助理成长为设计师,再到设计总监。
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出现在第二家建筑装饰公司,九年深耕让我从单纯的设计师角色逐步涉足工程管理,并兼任工程部经理。这一跨越让我深刻体会到,一个真正成熟的作品,其生命力不仅在于图纸上的创意,更在于精准的工程转化与严格的现场把控,空间的美化、功能优化,工艺精细化,是艺术与空间的结合,让枯燥的房子变成璀璨斑斓和温暖的家。
五、创业路:带着母校的基因前行
2023年,当公司因老板转型而面临变动时,我毅然选择了创业,创立了自己的建筑装饰设计公司。很荣幸公司能加入到河池市装饰行业协会,在学校示范性教师企业流动站与协会签约仪式上,受母校聘为“外聘教师”,学校黄校长和胡院长亲自授牌,无比的开心与自豪。
创业维艰,市场压力、团队磨合、资金周转……每一个难关都如重锤敲打。每当此时,大学时组织篮球赛面对僵局不放弃的韧劲,处理学生会事务时多线作战的历练,都成为我内心深处的支撑,助我在风雨中站稳脚跟。从设计图纸的创作者,到公司航向的掌舵者,身份转变带来的是视野与责任的升级——我开始真正理解,自己手中的蓝图,不仅构筑着空间美,更承载着团队的信任与客户对美好生活的期待。
六、重返讲台:传承与反哺
回望来路,从青涩学子到创业者,我的成长轨迹深深烙印着大学时光的馈赠。专业学习赋予我安身立命的核心竞争力,校园历练沉淀下受用终身的领导力、沟通力与坚韧品格,而那份在党旗下确立的初心,则始终如灯塔般指引着方向,让我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,不忘肩上应有的社会担当。
结语:三十而立,再启新程
值此母校三十周年华诞,饮水思源,感怀无尽。校园里亲手绘制的第一张图纸、篮球场上奋力拼搏的呐喊、恩师们谆谆教诲的回响……这些永不褪色的记忆,是母校馈赠我最珍贵的基石,支撑着我构建事业的广厦。展望未来,我将继续秉持“崇德尚能,知行合一”的校训精神,以专业回馈社会,以诚信经营事业。愿吾辈校友皆能铭记这片热土的滋养,在各自的领域挥毫泼墨,以奋斗之姿,共绘母校下一个辉煌三十年的壮丽画卷!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,展未来之宏图,桃李芬芳,永续华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