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鼓絮语 ▎校友札记·山乡长歌

岁月如歌,母校情深——致三十年风雨同舟的我们

来源:谭松林 发布时间:2025-08-05 15:38:23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b577d50ba29246f78da7713837d66285.png

作者:谭松林 96级资源工程系工业经济管理班学生

作者(右一)与同学在校园广场上合影,摄于1999年5月。

 

时光的沙漏从未停歇,转眼间,母校即将迎来三十周年华诞。站在岁月的转角回望,那些镌刻在记忆深处的校园时光,像一帧帧鲜活的画面,裹挟着青春的温度与感动,在心底徐徐铺展。每一段故事、每一份情谊,都化作生命长河中璀璨的星辰,永远闪耀。

记得刚踏入校园时,学院尚在初建阶段。那时的校园,虽没有如今的高楼林立、设施完备,却有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朝气。对于家境困难的我来说,每一分钱都弥足珍贵。幸运的是,校学生处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,宛如冬日暖阳,为我们这些学生提供了补贴生活费、购买生活用品的机会。

在学校的果园里,我们挥洒着汗水,开启了别样的成长之旅。春日清晨,薄雾还未散尽,我们便拿着工具,穿梭在果树间。施肥时,总要小心翼翼地控制用量,生怕多了烧根,少了又不够营养;除草更是个细致活,得蹲在地上,一株株拔除杂草,防止它们争抢果树的养分。盛夏时节,烈日炙烤着大地,果园里的泥土被晒得干裂,我们戴着草帽,在闷热的太阳下修剪枝条。汗水顺着脸颊不停地滑落,滴在干燥的土地上,瞬间蒸发不见。但当微风拂过,带来阵阵树叶的清香,所有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。

除了果园里的辛勤劳作,拆除校园内老旧简陋房子的经历同样刻骨铭心。那是一座斑驳破旧的小平房,墙体布满裂痕,门窗摇摇欲坠。拆除工作危险又辛苦,大家却毫无怨言。几个人合力抬起一块沉重的木板,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动脚步,肩膀被压得通红,手掌也磨出了血泡。有一次,一位同学在搬运砖瓦时不小心崴了脚,大家立刻围上去,有的帮忙查看伤势,有的跑去医务室叫老师。那一刻,我深深感受到,我们不仅是同学,更像是彼此依靠的家人。在劳动的过程中,我们相互帮助、相互鼓励,尽管手上磨出了水泡,衣服也沾满了灰尘,但没有一个人抱怨。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,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团结、友情的力量,也让我们对母校有了更深的归属感。

在紧张的学习之余,学校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,为我们的校园生活涂抹上绚丽的色彩。周末的秋游,是我们翘首以盼的欢乐时光。记得那次前往河池镇红军标语楼,那是红七、红八军河池整编地。一路上,同学们兴奋不已,车厢里充满了欢声笑语。走进这座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建筑,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。墙壁上斑驳的红军标语,虽历经岁月侵蚀,却依然清晰可辨。“红军是穷人的队伍”“打倒土豪劣绅”,这些简短有力的文字,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。听着讲解员讲述红军战士们英勇奋战的故事,我们的内心被深深触动,邓小平、张云逸、韦拔群、李明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斗争。为了理想和信仰,不惜抛头颅、洒热血,不少同学眼眶都湿润了。那一刻,我们更加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,也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、报效祖国的决心。这次秋游,不仅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,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,也让我们之间的情谊在共同的感悟中得到了升华。返校后,大家还围坐在一起,分享自己的感受,有人写下了长长的观后感,字里行间满是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。

8209261c106047f2b88ffd64f5b66303.png

作者与同学们在河池镇红七军营地旧址前合影,1997年11月摄影。

 

学校的文体活动也是我们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我积极参与其中,在系里举办的文艺汇演歌唱比赛中,勇敢地站上舞台。还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唱歌,站在聚光灯下,心跳快得仿佛要冲出胸腔。当音乐响起,我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,随着旋律放声歌唱。唱到动情处,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我和歌声。表演结束,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,那一刻,所有的紧张和不安都化作了喜悦和自豪。在系组织的足球赛、篮球赛中,作为班里的主力球员,我与队友们并肩作战,在赛场上奋力拼搏。每一场比赛前,我们都会围在一起,讨论战术,为彼此加油打气。赛场上,我们默契配合,一个眼神、一个手势,就能心领神会。记得有一场篮球比赛,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,我们一度比分落后。但大家没有放弃,在最后几分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。我接到队友的传球,一路带球突破,晃过对方防守球员,三步上篮,篮球应声入网,反超比分取得胜利,那一刻,整个球场都沸腾了,我们拥抱在一起,欢呼着、跳跃着,泪水和汗水交织在一起。比赛中,我们有过胜利的喜悦,也有过失败的泪水,但无论结果如何,我们都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和团队精神。那些在赛场上奔跑的身影,那些为胜利欢呼的瞬间,都成为了青春最美好的记忆。

1998年足球世界杯期间,我和20多位同学怀着激动的心情,到校外电影院观看开幕式球赛。那时候,学校宿舍没有电视,能去电影院看球是一件奢侈又幸福的事。我们早早地买好票,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来到电影院门口排队。电影院里座无虚席,大家的热情高涨。当比赛开始的那一刻,整个电影院都沸腾了,欢呼声、呐喊声此起彼伏。我们为精彩的进球欢呼,为惊险的扑救鼓掌,为裁判的判罚争论得面红耳赤。有一位同学是巴西队的忠实粉丝,当罗纳尔多精妙进球时,他激动得从座位上跳起来,结果不小心撞到了前面的观众,惹得大家哄堂大笑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足球的魅力,更体会到了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快乐的美好。那些一起为足球呐喊的夜晚,成为了我们青春岁月中独特而难忘的回忆。

1997年7月1日,是一个令所有中华儿女热血沸腾的日子——香港回归。那一夜,我和同学们聚集在本班教室里,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,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。教室里的电视屏幕上,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,我们的心中充满了自豪与骄傲。大家自发地唱起了国歌,歌声铿锵有力,回荡在整个校园。有人挥舞着自制的小国旗,有人紧紧握住身边同学的手,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。那一刻,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团结。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,我们还在教室的黑板上画了一幅画,画上有飘扬的五星红旗、香港的标志性建筑。那一夜,我们彻夜未眠,一起讨论着香港的未来,憧憬着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。这不仅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刻,也成为了我们校园生活中最难忘的回忆之一,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与团结一心。

毕业之后,我时常怀念在母校的日子,怀念那些亲爱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。2009年7月,我们迎来了毕业10周年聚会。当再次踏入熟悉的校园,一切既陌生又亲切。曾经的教学楼、操场、食堂,虽然有些老旧,但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模样。校园里的树木更加高大茂盛,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。同学们陆续到来,见面时,大家先是一愣,随后便紧紧拥抱在一起。曾经青涩的少年,如今都已褪去稚气,脸上多了几分成熟和稳重。但眼神中的那份纯真和热情,依然未变。

老师们也来了,他们虽然增添了些许白发,脸上的皱纹也更深了,但笑容中依然充满了对我们的关爱和牵挂。班主任韦永福老师还是那么幽默风趣,一开口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;语文老师还是那么和蔼可亲,拉着我们的手,问长问短。我们围坐在一起,听老师们讲述这些年学校的变化,分享着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成长故事。有人已经事业有成,有人组建了幸福的家庭,有人还在为梦想继续奋斗。虽然大家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,但那份同学情谊却丝毫未减。我们一起回忆着校园里的点点滴滴,那些曾经的逸闻趣事,如今说起来依然让人忍俊不禁。

2019年10月,毕业20周年聚会如期而至。这一次,大家的变化更大了,但见面时的那份亲切和热情却有增无减。我们一起重走校园路,寻找当年的足迹。在曾经上课的教学楼下室,我们拍影留念,班主任站在队伍前面,看着我们这群已经不再年轻的学生,眼中满是欣慰和感动。他又给我们讲起了那些年的故事,讲我们的调皮捣蛋,讲我们的努力拼搏。人群中传来阵阵笑声和掌声,那一刻,时光仿佛倒流,我们还是当年那个怀揣梦想的少年。

在聚会的晚宴上,大家纷纷举杯,为我们的师生情谊、同学情谊干杯,为母校的发展干杯,为我们的未来干杯。有人唱起了当年在文艺汇演上唱过的歌,有人跳起了曾经在操场上跳过的舞,整个晚宴充满了欢声笑语。我们相约,无论未来如何,都要常回母校看看,因为这里是我们梦想起航的地方,是我们永远的家。

734da8d194bf4215a0baf832441d5e21.png

96工管班获军训汇演第二名后在学校门前合影,1996年10月摄影。

母校,是我们青春的栖息地,是我们梦想的摇篮。在这里,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,更收获了珍贵的情谊和难忘的回忆。三十年的风雨历程,母校培养了无数优秀的学子,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。在母校三十周年华诞之际,我衷心地祝愿母校越办越好,桃李满天下,明天更加辉煌!愿我们的师生情谊、同学情谊,如同陈酿的美酒,愈久弥香;愿我们的青春岁月,永远在记忆中闪耀光芒!

 

【打印正文】
周年校庆倒计时